儿科 相关简介
儿科
来源:本站原创 2016年02月06日
此法悉用外治法(捏脊、揉足三里)为主,辅以内治法治疗脾疳。适用于脾疳体弱,不胜寒热补泻之剂者。【验案】钱某,男,1岁。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营养失调,数月来,常大[详细]
来源:本站原创 2016年02月06日
此法悉用鲜虎耳草汁滴耳以解毒排脓,适用于耳道糜烂流脓,或有痛痒之耳疳者。【验案】薛某,幼儿,男。右耳道糜烂流脓,啼闹不安,似有痛痒。此湿热浸淫于内,上攻于耳之[详细]
来源:本站原创 2016年02月05日
此法悉以清火解毒之药内服,消肿止痛敛疡之药外撒以解毒消肿,适用于牙龈红肿,甚则破溃出血之牙疳者。【验案】赵某,幼儿,男。麻疹收没以后,仍问问发热,牙龈红肿破溃[详细]
来源:本站原创 2016年02月05日
此法悉用自拟补脾消疳散(焙五谷虫50g,炒山药150g。共研细末)以补脾消疳,适用于小儿因疳久致泻、脾困日久、难获速效需缓以收功者。【验案】萧某,男,1岁半。1周岁断[详细]
来源:本站原创 2016年02月04日
疳系脾胃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营养失调,或病后失养所致,其特点为“干”,病本属虚,故治疳之法以中和为主,补泻寒热皆不可偏胜。孙氏无论是用药物内服、外用,还[详细]
来源:本站原创 2016年02月04日
小儿泄泻,临床所见以伤食和风寒泻、湿热泻(湿重)者为多。故孙氏取花椒、肉桂为末,外敷神阙(脐窝),或用自拟覆脐止泻散(花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淡干姜各等份[详细]
来源:本站原创 2016年02月03日
虚寒泄泻或因先天不足、脾气久虚;或因后天失调,中阳欠运;或因病后体虚,脾气薄弱;或因便泻日久,脾肾两虚。凡此之类,均须暖胃温脾,以固后天之本。【验案】章某,男,[详细]
来源:本站原创 2016年02月03日
孙氏对久泻中的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常喜用连附六一汤(出自明虞抟所著《医学正传》)以寒温并用。认为本方由黄连(8g)、附子(3g)、生姜、大枣四药组成,分别具有燥湿、[详细]
来源:本站原创 2016年02月02日
夏秋之令,有因于寒湿伤中而致之寒湿泄者,其病因为寒湿,病本在脾。治疗之法,应以温脾祛湿为主,凡疏风、散寒、利水,均有祛湿作用,而健脾温中,尤其重要,因土旺自能胜[详细]
来源:本站原创 2016年02月02日
溽暑之令,有因于暑湿伤脾而成之湿热泻而热重于湿者,其病因为湿热,病本在脾。治疗之法,应苦降泄热,佐以祛湿,凡泄热、清暑、利水,均有祛湿热作用。热泄湿去,则脾自[详细]
好评专家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