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圃(1887〜1959),男,上海市宝山人。我国近代著中医儿科临床家,早年随父徐杏圃学医,弱冠时即悬壶济世。曾任上海新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中国医学院董事长、神州医学总会副会长。撞长于儿科,临床中善用经方化裁、善于应用溫药。
徐氏治疗小儿泄泻善用古方化裁,治疗小儿疳积则以运脾和胃为主。以下验案可显现其用药之特色。
小儿泄泻为常见病之一,尤以婴幼儿发病率为高。其病因不外感受邪气,内伤乳食,脾胃虚弱。临床以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最为多见。徐氏治疗本病善用古方化裁。
湿热泄主以葛根芩连汤
湿热泻,以泄泻如注、大便频多、发热、舌苔黄腻、脉数为主症。徐氏常用葛根芩连汤为主治之,处方葛根、黄芩、黄连等。常加车前子、赤茯苓等利小便实大便;加藿香、扁豆花祛暑化湿。
【验案】曾某,幼儿。泄泻2日,昼夜10余次,稀薄如注,肌热汗微,四肢颤动,舌苔腻,脉数。证属暑邪夹滞,治以表里双解。处方:葛根4.5g,黄芩4.5g,黄连2.1g,藿梗9g,木香4.5g,赤茯苓9g,山楂炭9g,扁豆花9g,钩藤9g,磁石30g(先煎)。
【按语】本例系暑邪夹滞,下迫大肠,传化失职,导致泄泻,证属表里同病。又暑泻多属实。因于表实,故用葛根以解表清热;因于里实,故用黄芩、黄连以清热燥湿;复用藿梗、扁豆花解暑化湿;木香、山楂炭行气化滞;赤茯苓分利小便。诸药合之,共奏表里双解之效。至于四肢颤动,乃有热甚风动之象,故用平肝熄风作用之钩藤、磁石伍之,以作未雨绸缪之计。
分享到:
上一章: 协和章蓉娅育儿经:如何哄睡+叫起床幼儿?
下一章: 徐小圃的七味白术散治小儿腹泻案例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