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的到来,绵绵阴雨让燥热的天气也开始安分了许多。但人们的享受秋日好风光的同时,又极易被秋燥所伤,如出现上火、便秘等症状。那么在这湿热天气里,如何做到健康养生呢?
1.早睡早起预防脑血管疾病
俗话说“早起早睡,与鸡俱兴”。秋天适当早起,能够有效减少血栓的形成,同时在起床前做适当的舒展运动,对预防血栓也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且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因此秋季不宜睡眠时间过长。
2.及时补充水分可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内的水分蒸发快,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非常重要。做到日常多喝水,适时补充机体水分,让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同时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造成津气液耗损。为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谨记:嘴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经常用舌舔舐嘴唇,否则会出现口唇干燥皲裂。
3.做适量运动增强抗病能力
随着初秋的到来,早晚温差也会加大,但衣物最好不要一下增加过多。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百病",因此适时让机体经受一些寒气的锻炼,这也能够增强身体机对寒冬的适应能力,但要注意不可长时间的受冻。同时,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节,可适当做做慢跑、早操运动等,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4.外出赏玩可调节情绪
有科学家研究证实,秋季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烦躁悲秋或伤感,尤其是在身临草木凋零、秋风瑟瑟之时,人们心中很容易出现苦闷与垂暮之感,尤其是老年人。因此,秋季调节情志、培养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尤为重要。如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游玩,观赏风景,可使忧郁烦闷之感顿消,也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秋天的脚步越来越重,那么,以上这些健康小常识,你记住了吗?生活中要做到早睡早起、及时补充水分和适量运动的同时,还要做到合理的膳食搭配。让这个秋天,满满全是“爱”!
分享到:
上一章: 健康新知:教你如何灭秋燥
下一章: 养生知识传递——健康新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