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易伤气,更易入心,养心安神要净心。 在现实生活中,大怒、大悲、恐惧等情绪都易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夏季养心调神,必须节制情志,保持心境平和,以养心保健。
盛夏是心血管病小高峰
随着气温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血液更多地进入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中,供给内脏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这就容易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加剧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会突发心梗。其次,由于夏季汗液大量蒸发,血液粘稠度升高,容易导致血管堵塞引发急性缺血性病变。
再者,高温下空气中湿度增高,闷热的天气还会造成血液携带的氧气减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所以会感到胸闷、头晕,严重时会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和脑血栓。
俯卧睡觉或致心律失常
俯卧是最不宜采取的睡姿,因为俯卧会压迫心脏和肺部,影响呼吸。心律失常患者以及心脏病患者,应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血液的回流,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如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可采取半卧位或30度角坡度卧位,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夏季一旦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很容易诱发心律失常。
夏季养生先养心
盛夏气候炎热,阳气最盛,故养心很重要。保持心情舒畅,可适当做做运动,听听音乐,以陶冶情操。起居应该遵循晚睡早起、适当午觉的原则,同时要注意防晒、防乘凉过度。避免过度暴晒、防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伤害。切勿在阳光下久置与暴晒,防皮肤损伤,用好防护用具,做好防晒措施。乘凉时,要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护。
饮食要注意四低 ,即盐、脂、胆固醇和热量。多吃降血脂的食物如生姜、花生、大豆、蘑菇、海藻、酸奶、山楂等。盛夏避湿邪,湿为阴邪, 好伤人体阳气, 亦好伤脾阳。 脾阳为湿邪所困,则可导致脾气升降失合,不能正常运化。因此可以适当多吃健脾和胃利湿的食物:党参、白术、山药、山楂、 茯苓、陈皮、冬瓜、南瓜、莲子等,少吃寒凉的食物,以防中气内虚。
夏季养生先养心,应遵循四个合理原则:即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的合理。做到“顺四时而适寒暑”,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并在不同的季节重点调养不同的脏腑,,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分享到:
上一章: 吃饭的黄金标准 你达标了吗?
下一章: 夏季喝菊花茶清暑消火 五类人不宜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