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开始,貌似每年的两会,都会出现很多雷人雷语,今年两会依旧如此,政府官员雷人雷语在遭网友吐槽不断。
仔细盘点近些年的“两会”,几乎已经达到没有最雷,只有更累。诸如2009年“春运火车票提前半年卖”;2010年“老婆做家务须发工资”;2011年“社会贫富差距就是要大,基尼系数40都没问题”;2012年“领导干部应带头休假”;2013年“官员不是百姓奴隶,不赞成财产公开”;2014年“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还在继续。此等雷人雷语的背后,彰显的是部分两会代表的无知。
而在今年端午即将临近的日子里,吃粽子成为多数人纪念屈原,纪念端午的习俗之一,但随着物价上涨,端午买粽子也成为一种超高消费。
而最令人惊讶的是,台湾一则关于“粽子”雷人雷语,再次将我们雷的外焦里嫩。
在台湾,端午节同样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可是,近来岛内物价持续上涨,米价上涨6.5%、猪肉涨价14.8%、鸡肉也涨16.1%,包粽子的各种食材涨不停,民众直叹,“吃不起粽子!”如何调控物价?5月26日,台“农委会主委”陈保基就此问题接受质询时说,粽子贵了,还是有其它东西可以吃,可改吃茄子。
一句“端午节改吃茄子”,祸从口出,台当局一时又成众矢之的,再次引发争议。
而有台媒指出,陈保基的失言,“不知民间疾苦”,而且“失言不止一次”。今年3月,有“立委”在质询时指出,花生售价过高,恐使润饼成本增加(润饼发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潮汕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的一种汉族风味小吃),“农委会”应加以控制。对此,陈保基却说,“润饼不一定要用花生粉,因为我比较怕甜。”
其实,有关物价上涨,端午吃不起粽子的话题并非现在才有,只是赶上端午节又遭遇连天雨,才又成为话题。其中有人评论说,且不说没有啃着茄子过端午的,就算是吃茄子,茄子的价钱也在涨啊。
其实,多数民众希望听到的是政府如何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控制物价、改善民生,而不是什么便宜吃什么。过日子的精打细算,民众都有这样的生活智慧,可经济低迷、收入下降、物价飞涨,这样大环境的改善就是政府该操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