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吃药复查复诊有技巧
问: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邹小兵大夫: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管是哪类药物,都会有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控。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多数孩子并没有表现出药品说明书上描述的那么多副作用。
一般来说,常见的副作用有以下几个,如胃口不太好、睡眠受到影响等。在生长发育方面,虽然有报道说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是有几项大型的研究证明,多动症的孩子吃药后,最终在身高、身体发育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针对这些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比如用药之前查一查肝功能、心电图等等,用药过程中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以确定是否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影响。
问:如果孩子吃药后副作用比较大,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邹小兵大夫:少数孩子吃了药以后胃口很不好,饭量明显减少,甚至已经导致孩子明显消瘦,就需要考虑停药了。但是多数孩子没有出现这个问题,相反,有一些孩子在药物帮助下,出现良性循环,精神状态变好了,反而更爱吃饭了。
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现象,很多家长跟医生说,孩子吃了药整天打瞌睡。其实这种现象不是药物副作用,而是家长的心理作用,因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多动就要开镇静剂,孩子吃了镇静剂就会瞌睡。其实多动症是由于大脑的中枢神经不能很好地指挥心理、行为导致的,因此药物是帮助孩子的注意力中枢兴奋起来,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行为。
因此,家长要区分孩子总是瞌睡到底是药物的副作用,还是家长自己的心理作用。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的反应确实与药物有关,那么就要找医生咨询,看是否需要停药。
问:治疗期间,一般需要多久复诊和复查一次?要复查哪些内容?
邹小兵大夫:多动症的孩子吃了药之后,建议每隔一个月左右,就找医生复诊一次,如果吃药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反应,要及时找医生看看。复诊时要告诉医生,孩子的哪些症状得到了改善,在学业、生活以及日常交往中有哪些变化。便于医生评估孩子的用药效果。不同的孩子,吃药后的效果也不太一样,有的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变化特别大,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没什么变化,但其实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一般有效率能达到70%,还是比较高的。
问:多动症治疗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记录孩子的哪些方面,在复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
邹小兵大夫: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两方面诊断标准中的内容;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以及跟小伙伴交往的情况;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没有副反应等,这都是需要向医生汇报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两方面的症状,这是通过药物可以比较快地改善的问题。跟父母、伙伴的关系,以及学习的情况可能需要坚持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有明显的变化。
问: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家长需要定期跟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吗?
邹小兵大夫:如果不跟老师沟通,是没法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的。第一次诊断的时候,医生会给家长发量表,家长复诊的时候,要提前填好量表带给医生看,用来评估治疗的效果。量表中有些内容就是需要家长先去跟老师了解情况才能评分的,甚至还需要老师直接给出评分。
家长如何跟多动症的孩子相处?
问: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在管教方面要注意什么?
邹小兵大夫:药物是治疗多动症的一个重要选择,但是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其实,多动症是需要综合治疗的,特别是医院-家庭-学校联合起来共同帮助孩子。并且,由于多动症的患病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对整个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成为了一种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待多动症,并不仅仅是家长、老师或者医生的责任,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爱。
其中,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最重要的治疗目标,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不能因为这些方面的缺点总是打骂孩子。父母也需要在孩子的治疗过程中,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父母双方的观点是否一致、家庭是否和谐友爱、是否足够关爱孩子。总之,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恢复和健康成长。
有很多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点不一致,妈妈说要严格教育,爸爸说要对孩子慈爱,有时候就会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这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坏的影响。当然,老师们也要科学认识多动症,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但是,让孩子不多动不代表让孩子不要动,而是帮助孩子在学习中能够集中注意力,在游戏中能够好好玩。因此,建议家长们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可以带着孩子多去参加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或探索性的活动,比如,和孩子下棋、到博物馆参观、到河边玩沙子、到大海游泳,寓教于乐,启发孩子学会思考,学会组织思维,把自己没有计划没有规律的心理行为变得有组织有规划,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帮助孩子的病情恢复。
问:除此之外,家长在跟孩子沟通方面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邹小兵大夫:家长不能认为孩子才几岁,没什么可以沟通的。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也是需要平等沟通的。所谓平等沟通就是父母、老师与孩子平等对话,当然最好是在孩子心平气和、没有反抗心理的时候进行沟通。同时,沟通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把大人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还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想法,对孩子错误的观点不要一味否决,而是慢慢地引导。
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很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双方达成正确而统一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孩子的情绪也能够得到宣泄,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对于多动症的孩子,吃药的确可以改善一些症状,但是如果能够结合家庭氛围、教育方法的引导,对孩子的疾病恢复非常有帮助。
文章转自:好大夫在线
分享到:
下一章: 仇明:反流性食管炎 药效不好可手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