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益气温中,导滞消痞。
主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空腹隐痛,得食稍缓,喜暖喜按,噫气矢输:纳呆食少,口淡乏味,倦怠消瘦,便溏,舌淡脉弦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气滞偏寒、升降失调之胃痞证。
详细描述: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温二次服。
方解: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补益脾胃中虚的主药;枳实宽中理气,与白术合用理气导滞,消补兼施,以助其升清降浊之枢机;桂枝温中通络,与甘草配伍有辛甘化阳之效;白芍和中缓急,与甘草合用有酸甘化明之功,两组药相合以调和阴阳气血;丹参养血活血,寓补于消,为治久病入络之良药;辅以姜、枣为佐以调和脾胃。诸药合奏益气温中、导滞消痞之效。
加减: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脘中隐痛明显者加元胡、香橡皮;胸脘拘急、气逆咽梗者加香附、苏梗;胁背胀痛加广木香、郁金;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大便溏泻加茯苓;大便秘结加肉苁蓉;贫血、头眩者加当归、枸杞子。
药方:
黄芪15克 党参15克 枳实10克 桂枝10克 炒白芍15克 丹参15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10克 大枣5枚 白术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