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人气医生

科室

前列腺炎支原体膀胱炎输卵管堵塞、积水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

您当前位置:疑难病咨询医疗网 >> 膀胱炎 >> 浏览文章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2年11月07日访问:

腺性膀胱炎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和颈部,正常人的膀胱粘膜由移行上皮构成,但在各种理化因素炎症、梗阻慢性刺激下,局部粘膜组织演变成腺上皮,从而导致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常被误诊为“前列腺炎综合征” 或“慢性尿路感染”在内科采用抗生素治疗多时仍没有好转,这种情况下应做膀胱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腺性膀胱炎的确诊要依据病理学,膀胱镜检查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腺性膀胱炎在膀胱镜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病变主要位于三角区及颈部。

  2.病变呈多中心性,常常散在成片或成簇存在。

  3.具有多形态性,乳头样,分叶状,滤泡样相混合存在。

  中医治疗腺性膀胱炎给患者带来了曙光,不论是局限性还是广泛性炎症,采用中医药治疗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腺性膀胱炎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淋之名称。中医认为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与开合。淋证日久不愈,热伤阴,湿伤阳,易致肾虚;肾虚日久,湿热秽浊邪毒容易侵入膀胱,引起淋证的反复发作。淋证有虚有实,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初病体弱及久病患者,亦可虚实并见。实证多在膀胱和肝,虚证多在肾和脾。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

  腺性膀胱炎与癌变的关系目前尚无肯定证据,以往的报告显示其癌变比率显着高于膀胱非特异性炎症。虽然对于腺性膀胱炎是癌前病变这一论点学者们意见并不一致,但积极的治疗和周密的随访得到人们的公认和提倡。腺性膀胱炎易复发,因此定期复查很重要,一般在第一年内每隔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应持续2-3年左右,以便及时发现可疑病变及早处理。

分享到:

已有(0)位访客点赞

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