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的皮肤较其他部分脆嫩,此处血管也比较丰富,因此需要我们格外的呵护。然而,一位5旬老伯的颈部却反复的感染,总是破溃流脓,先后去医院输液消炎治疗多次,但效果一直不明显,直到去耳鼻喉科就诊,才发现病根是有异物滞留在颈部,才导致颈部反复发炎流脓。
11年前发生车祸,伤及到颈部皮肤
11年前,不惑之年的朱先生发生过一次车祸,当时与一辆装有大量树木的卡车相撞,当时车上的树木、树枝就扎上了他的颈部皮肤。去医院急诊时,对颈部受伤的皮肤给以清创、消炎、缝合治疗。一段时间后,颈部的皮肤愈合,朱先生就没有当回事。
10年后颈部反复感染破溃,伤口经久不愈
10年后朱先生无意中发现自己的颈部皮肤总是红肿肿的,按压下还有轻微的疼痛,由于不影响呼吸和吞咽,就没有引起重视、直到颈部红肿的厉害,且疼痛越发明显,就去医院治疗,先后穿刺引流抽液多次,但是穿刺口总是破溃溢脓,且反复流脓,伤口经久不愈。
1年后,确诊是慢性炎症瘘管
1年多的治疗,让朱先生劳心劳力。近期在一次的检查中,医生取部分病理活检,考虑是慢性炎症瘘管,建议手术治疗。结果再手术中,医生发现患者的颈动脉鞘的下外侧方竟有三块树皮异物。这些异物不仅呆在颈动脉鞘下方,还局部有包裹,一下子给手术增加不少的难度。
还在多位医生联合手术,在保护颈鞘、迷走与臂丛神经的前提下,完整切除瘘道,取出滞留体内的三块树皮异物。术后医生考虑,这三块树皮异物滞留体内11年,且居于颈动脉鞘下方,颈椎前筋膜表面,才导致患者持续的颈部红肿、破溃、溢脓。手术取出异物后,积极的进行消炎治疗,病情可逐渐稳定。
事后医生提醒,异物进入身体后,即使不痛不痒,也需要定期的体检复查,若是无异常或者异物形成包膜后与身体产生相融,可以不取出。但是当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者有其他的感染,导致异物形成的包膜内有感染时,异物处就会有红肿、破溃、溢脓等表现,此时一定要及时的取出,以免形成败血症,预后较差。
分享到:
上一章: 打球后喘气还双腿肿 检查是扩张性心肌病
下一章: 跷不了二郎腿也是病 或患上臀肌挛缩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