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主治:慢性肾炎有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见证者。症见面白肢冷,腰酸乏力,全身浮肿,下肢尤甚,或伴胸水、腹水,食少乏味,腹胀便溏,舌淡体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或微弱。
详细描述:用法:上述药用冷水浸泡后煎。文火煎煮二次,每次约30分钟,总量为300毫升,分两次服用。
方解:方中附子、桂枝、巴戟、白术温补肾肾;地黄、山萸肉、山药、黄芪补脾之精气;茯苓,泽泻、车前子补肾利水。若腹水阴肿,肿势较重者,减地黄、山萸,合牡蛎泽泻散加减;若气短、胸闷不得卧,乃属水邪犯肺,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行水;若呕吐不食,湿独内盛,可加半夏、藿香、佩兰化独降逆;若浮肿反复发作,舌质淡紫,可加丹參、桃仁、益母草、泽兰叶化瘀利水。
药方:
干地黄25克 制附子10-25克 炒白术15克 嫩桂枝10-20克 山萸肉15克 炒山药15-20克 盐泽泻20克 白茯苓25—50克 巴戟夫20克 车前子25-50克 生黄芪25-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