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主治:适用于各种慢性胃炎病,症见胃脘隐痛,脘腹胀满或牵及两胁,嗳气,纳呆食少,少食即饱,胃中灼热嘈杂,口干咽燥,便干,身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体瘦小,舌质红而缺津,少苔或花剥,脉细弱或细数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阴虚者。
详细描述:用法:1日1剂,小火水煎分二次服。
方解:方中辽沙参、麦冬、石斛、花粉甘凉濡滴、滋胃养阴;白芍、生甘草、乌梅肉酸甘化阴;知母清胃中燥热;山楂、鸡内金、陈皮理气和胃,以防甘凉滋腻碍脾;丹皮清血热并行血中之气。全方甘淡味薄,清虚灵达,滋而不腻,清而不泄,恰针对脾虚病机本质,顺其升降之性,重在健运脾胃,选药精当,配方严谨,故疗效显著。
加减:兼气滞者,加枳壳10克、川楝子12克、郁金10克;兼血瘀者,加丹参15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阴虚内热、胃逆嗳气者,加竹茹10克、柿蒂15克;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加焦栀子10克、夜交藤30克;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15克;兼脾胃气虚者,加党参12克;若大便出血,加白芨10克、黑地榆15克。
药方:
辽沙参20克 麦冬15克 石斛15克 白芍20克 山楂15克 知母12克 鸡内金10克 花粉12克 丹皮10克 乌梅肉10克 陈皮10克 生甘草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