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大清气热,养阴解毒,壮水制火,预防出血。
主治:秋温时疫,伏暑证(钩螺旋体病)。
详细描述:用法:每剂加水800毫升,先煎白茅根去渣,再入诸药,大火煮沸,慢火煎煮30分钟,过滤出300毫升,煎二次共600毫升,每服200毫升,1日分3次温服,每日1剂(若病不减,可继服1-2剂,或1日服二剂,病势即减。
方解:本方由白虎汤、增液汤加银花、连翘、白茅根所组成。应用本方之原因,主要是根据本病伏暑证高热期病在气分阳明经证,随着机体强烈反应,导致气血两燔的机理,故决定预先选用气血两治之法,以制机体强烈反应偏盛偏热。故将大清气热、养阴和胃止血之白虎汤与增液通便、清血凉血之增液汤合用,再加甘凉保津利尿之白茅根,透热解毒之银花、连翘以达壮水制火,预防出血之目的。方中石膏泻火透热;知母清热润燥;甘草、粳米益胃护津;玄参、寒冬、生地滋阴清热,生津润燥;银花味甘微苦,性寒,有清血消炎,清热解毒,微有透表利尿之作用;连翅味苦,性平微寒,能解热消炎,活血化振;白茅根味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利尿止血之作用;诸药同用,具有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和预防病情转危之效用。
加减:若靑质深红,暮热更甚,烦燥不安者加蕉栀14克、黄岑10.5克、丹皮17.5克、杭白芍17.5克以凉血解毒,清营透气,一般连服1-2剂,病势即退;若热结胃肠,腹痛胀满大便二三曰不下,或谵语者加芒硝、生大黄各10.5克以增液通下,热随便解,但以大便通利为度;若舌苔黄厚,腹痛胀满不减,大便燥结,谵语、烦燥軍甚者配服清热镇痉之紫雪丹,可根据病情轻重,酌加芒硝、生大黄适量,再加枳实17.5克、厚朴14克。
药方:
知母14—28克 生甘草10.5克 生地35克 粳米17.5克 银花17.5克 连翘19.5—35克 玄参35克 麦冬28克 鲜白茅根140克 生石膏28-7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