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盐酸吉西他滨
药理作用:盐酸吉西他滨,二氟核苷类抗肿瘤、抗病毒剂。用于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用于抗天花病毒处临床前。盐酸吉西他滨是一种破坏细胞复制的二氟核苷类抗代谢物抗癌药,是去氧胞苷的水溶性类似物,对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是一种抑制性的酶作用物的替代物,这种酶在DNA合成和修复过程中,对所需要的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是至关重要的。
适应症:晚期胰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限期或转移性膀胱癌及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二线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新辅助治疗。本品抗瘤谱广,对其他实体瘤包括间皮瘤、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以及肝癌、胆管癌、鼻咽癌、睾丸肿瘤、淋巴瘤和头颈部癌等均有一定疗效。
用量用法:成人推荐吉西他滨剂量为100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周一次,连续三周,随后休息一周,每四周重复一次。依据病人的毒性反应相应减少剂量。高龄患者: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也能很好耐受。尽管年龄对吉西他滨的清除率和半衰期有影响,但并没有证据表明高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禁忌:对本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出现贫血、白细胞降低和血小板减少。
胃肠道;约2/3的患者出现肝脏转氨酶异常,多为轻度、非进行性损害;约1/3的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反应,20%的患者需要药物治疗。
肾脏:约1/2的患者出现轻度蛋白尿和血尿,有部分病例出现不明原因的肾衰。
过敏:约25%的患者出现皮诊,10%的患者出现瘙痒,少于1%患者可发生支气管痉挛。
其他:约20%的患者有类似于流感的表现;水肿/周围性水肿的发生率约30%;脱发、嗜睡、腹泻、口腔毒性及便秘发生率则分别为13%,10%,8%,7%和6%。
注意事项: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使用。
2.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慎用。
3.与其他抗癌药配伍进行联合或者序贯化疗时,应考虑对骨髓抑制作用的蓄积。
4.滴注药物时间的延长和增加用药频率可增大药物的毒性,需密切观察,包括实验室的监测。
5.本品可引起轻度困倦,患者在用药期间应禁止驾驶和操纵机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