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白固冲散
【组成】地骨皮12克,白芍药12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白薇10克,菟丝子15克,桑寄生15克,鸡血藤18克,栝蒌皮15克,薤白12克,制香附10克,生谷芽24克,益母草24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或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养阴血虚、调固冲任。
【主治】阴虚血虚、冲任不固致月经先期。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屡用效佳。
2.健脾温肾膏
【组成】生黄芪300克,熟地黄300克,菟丝子200克,当归150克,白芍药150克,党参150克,炒白术150克,云茯苓120克,;川续断120克,川芎100克,炒杜仲100克,陈皮60克。
【制法】膏滋。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成清膏,再加赤砂糖克和匀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克,每日服2次。
【功能】健脾温肾、补气养血。
【主治】脾肾阳衰、气血俱虚、统摄闭藏失职致月经超前。
【加减】若兼小腹冷痛者,加小茴香100克,肉桂30克,助火以驱寒邪。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郑长松方。
3.清经散(二)
【组成】潞党参6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60克,桑寄生16克,菟丝子15克,仙鹤草60克,夏枯草30克,蒲黄炭10克,血余炭10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鱼腥草24克,琥珀末6克,槟榔6克,炒北五味12克,桂圆肉24克,鸡内金10克,广藿香6克,山楂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连服2周。
【功能】益气祛湿、活血固冲。
【主治】心脾气虚、湿热蕴结下焦、冲任失固致月经先期、量多带下。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4.鸡芪益冲散
【组成】潞党参3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60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I5克,阿胶15克,鹿角胶15克,炒北五味12克,砂仁6克,槟榔10克,益母草24克,覆盆子24克,胎盘粉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连服2周。
【功能】补养气血、调益冲任。
【主治】气血两虚、冲任虚损致月经后期量少。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5.益母调经散
【组成】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川续断60克,潞党参24克,当归10克,白芍药10克,鸡血藤18克,小茴香10克,艾叶10克,延胡索10克,炒川楝子10克,山甲珠10克,益母草30克,茜草根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
【功能】补肾调经、温宫止痛。
【主治】肾虚宫寒所月经后期。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6.养血调经丸
【组成】秦当归12克,紫丹参12克,赤芍药12克,刘寄奴12克,香附米9克,净苏木9克,怀牛膝9克,川茜草9克,云茯苓9克,紫苏梗4.5克,青蒿12克,醋鳖甲18克,银柴胡6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过筛,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
【功能】养血调经、兼退蒸热。
【主治】气滞血瘀、营阴亏损致月经后期,或五旬一至。或间月一行,量少有块、颜色深紫、少腹胀痛、不喜按柔。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屡用效佳。
7.内补养荣丸
【组成】当归300克,川芎300克,黄芪960克(蜜炙),甘草60克,香附480克(醋炙),熟地黄480克,阿胶120克,白术60克(麸炒),砂仁120克,益母草300克,白芍药180克,艾叶300克(炭),茯苓180克,陈皮240克,杜仲120克(炭)。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密封贮存。
【用法】口服。每次服2丸,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补气养血。
【主治】由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症见经血量少、经期腹痛、腰酸腿软、面色无华。
【出处】引自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屡用效佳。
8.十珍香附丸
【组成】香附215克(醋炒),艾叶炭40克,党参30克,甘草20克(蜜炙),当归60克,川芎60克,白芍药60克(炒),熟地黄60克,黄芪60克(蜜炙),白术60克(麸炒)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过80~100目筛,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密封贮存。
【用法】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1~2次,温开水化服。
【功能】补气益血、和营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血虚气滞型)。
【出处】引自《中药成方制剂》。
9.归芪养血糖浆
【组成】当归120克,香附20克(制),党参20克(蜜炙),黄芪20克(蜜炙),川芎20克(制),白芍药20克(制),熟地黄40克,甘草20克(蜜炙),茯苓20克。
【制法】糖浆。上药加水煎煮3次,过滤,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成糖浆状,加赤砂糖适量即得。贮瓶备甩。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每日服2~3次。
【功能】调经补血。
【主治】月经不调、贫血头晕、产后血亏体弱。
【出处】引自《中药成方制剂》。
10.芍药散
【组成】赤芍药15克,牛膝15克,肉桂22.5克,当归22.5克,木香15克,牡丹皮15克,延胡索15克,人参15克,甘草15克(炙),川芎15克,桃仁30克(麸炒)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克,每日早、晚各用温酒调服1次。
【功能】活血调经、理气散寒。
【主治】月经不调。
【出处】引自宋代《圣济总录》。
分享到:
上一章: 性早熟的检查:性腺轴激素检查
下一章: 性早熟的检查:子宫、卵巢、睾丸超声检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