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人气医生

科室

前列腺炎支原体膀胱炎输卵管堵塞、积水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

您当前位置:疑难病咨询医疗网 >> 专家博文 >> 妇产科 >> 妇科 >> 浏览文章

调理月经不调的中药民间偏方7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5年09月09日访问:

月经疾病


  1.资生丸

  【组成】党参60克,酸枣仁60克(盐炙),熟地黄60克,莲须40克,海螵蛸40克,鹿角胶40克(蛤粉炒),黄芪80克(炙),补骨脂50克(酒炙),杜仲50克(盐炙),阿胶50克蛤粉炒),白芍药50克(酒炙),茜草10克,甘草15克(炙),当归60克,川芎25克,白术60克,艾叶30克(醋炙),附片30克(炙),茯苓6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阴干,分装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醣】益气养血、调经止带。

  【主治】气洫亏损、身体瘦弱、腰酸脚软、面黄浮肿、午后发热、心跳失眠、经血不调、崩漏不止、赤白带下、瘀血腹痛。

  【出处】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2.益母丸

  【组成】益母草480克,当归240克,川芎120克,木香45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分装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活血化瘀、调经养血。

  【主治】气道血滞、血虚血寒引起的月经不调、腹痛白带、腰酸倦怠、血虚头晕、耳鸣、产后瘀血。

  【出处】引自《医学人门》。屡用效佳。


  3.调经益母丸(一)

  【组成】益母草360克(制),丹参90克,冰糖草150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和匀,水泛为丸,如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养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闭经、行经腹痛、白带多、产后血虚、子宫收缩不良等症。

  【出处】引自《集验中成药》。


  4.调经丸(一)

  【组成】熟地黄360克,益母草360克,阿胶360克,白芍药150克(酒炒),牡丹皮180克,麦门冬180克,清半夏180克,白术150克(炒),川芎180克,艾炭180克,陈皮180克,茯苓180克,川续断180克,黄芩180克,没药90克(炒),小茴香90克(盐制),香附720克(醋制),吴茱萸90克(制),当归270克,元胡90克(酿制),甘草6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分装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理气调经。

  【主治】血虚血寒、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闭经少。

  【出处】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5.调经至宝丸

  【组成】大黄1800克,木香100克,牵牛子50克(炒),枳实50克(麸炒),苍术50克(米泔水炒),五灵脂50克(醋炒),陈皮50克,黄芩50克,山楂80克,香附70克(醋炒),三棱25克(醋炒),当归25克,槟榔50克,莪术25克(醋煮),鳖甲25克(醋制)。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过80~100目筛,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2克,,每日服2次,每晚用藕节水或红糖水送服。

  【功能】破瘀调经。

  【主治】妇女血瘀积聚、经闭、经期超前或推后、行经腹痛等症。

  【出处】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6.调经活血片(二)

  【组成】木香10克,川芎10克,元胡10克(醋炒),当归30克,熟地黄20克,赤芍药20克,红花15克,乌药15克,白术15克,益母草20克,丹参30克,香附30克(制),吴茱萸5克(泡),泽兰30克,鸡血藤30克,菟丝子40克,土鳖虫10克。

  【制法】片剂。上药依法加工,压制成片,每片重0.35克,贮瓶备用。或制成丸剂、散剂。

  【用法】口服。每次服5片,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调经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超前或推后、经来腹痛。

  【出处】引自《集验中成药》。


  7.通经甘露丸

  【组成】当归400克,桃仁400克,牡丹皮400克,大黄400克(酒制),干漆400克(煅),肉桂400克,牛膝400克,三棱50克(醋炒),莪术100克(醋炒),红花40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过80~100目筛,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9克,每日服1~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化瘀通经。

  【主治】因瘀血阻滞引起的月经不调、少腹胀痛、午后发热。

  【出处】引自《程氏医学笔记》。


  8.鹿茸膏

  【组成】鹿萆125克,鹿角胶75克,红参300克,白术300克,茯苓300克,甘草150克,当归600克,川芎300克,白芍药300克(酒炒),熟地黄600克,香附300克(醋制),枸杞子300克,益母草膏7500克。

  【制法】膏滋。上药除鹿茸、鹿角胶、红参、益母草膏外,余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再将鹿茸、红参研为细粉,鹿角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与益母草膏一并兑入清膏,和匀,然后加蜂蜜150~300克,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克,每日服1~2次,黄酒炖服或温开水送服。

  【功能】调经养血、补肾益精。

  【主治】妇女气血两亏、体弱无力、腰腹疼痛、月经不调、男子遗精、形体瘦弱、腰酸膝软、头昏耳鸣。

  【出处】引自《程氏医学笔记》。屡用效佳。


  9.鹿胎膏

  【组成】鹿胎干500克(鲜7500克),鹿角胶2000克,熟地黄4000克,茯苓1500克,白术500克(麸炒),当归500克,人参500克,甘草500克,川芎500克,白芍药5Ga克(酒炒)。

  【制法】膏滋。上药除鹿角胶、人参外,余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再将人参研为细粉,鹿角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并兑入清膏和匀,然后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5克,每日服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功能】补气养血、调经祛寒。

  【主治】冲任虚损、妇女血虚经寒、脐腹冷痛、经血不调、腰酸腿痛、气血两亏等症。

  【出处】引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屡用效佳。忌食生冷食物。火盛者勿服。


  10.舒肝敢

  【组成】当归150克,白芍药100克,白术100克,茯苓100克,柴胡70克,甘草70克,香附50克(制),薄荷50克,栀子30克,丹皮3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0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

  【功能】舒肝理气、散郁调经。

  【主治】胸腹胀满、两胁疼痛、肝气不舒、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口苦咽干,舌淡笞白、脉弦。

  【出处】引自《程氏医学笔记》。屡用效佳。


分享到:

已有(0)位访客点赞

 以下是对 [调理月经不调的中药民间偏方7]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