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人气医生

科室

前列腺炎支原体膀胱炎输卵管堵塞、积水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

您当前位置:疑难病咨询医疗网 >> 专家博文 >> 妇产科 >> 妇科 >> 浏览文章

治疗女性崩漏功血出血多的11种偏方

作者:江医生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3年07月20日访问:

崩漏,功血


  1.清热止血汤:

  药方组成:生地30克黄芩9克丹皮9克地骨皮15克地榆30克棕榈炭30克阿胶15克(烊化另入)甘草9克

  功效:清热止血。

  主治:崩漏之血热型,现代医学上的月经量大、子宫内膜增厚。症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烦热口渴,睡眠欠佳,面色潮红、腰酸、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舌红苔黄、脉象数大。

  用法: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武火(温度较高),煮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50-300毫升为宜,每日服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温服1次;1日1剂,连眼5-10剂为1个疗程,待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法再服1个疗程。

  处方详解:方中生地、地骨皮清热养阴,使热去而不伤津;黄芩、地榆、丹皮清热凉血;阿胶补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诸药配合,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

  加减:如证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症状,为肝经火炽。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宜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益母草、炒蒲黄、血余炭,以止血、活血调经。


  2.祛瘀止崩汤:

  处方组成:柴胡1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红花10克桔梗10克牛膝12克香附12克阿胶10克栀子12克丹皮10克黄芩15克甘草8克鲜藕节3块

  功效:活血逐瘀,凉血止崩。

  主治:适用於血瘀、气滞、血热型之崩漏,月经失崩漏等证也可应用此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饭前、晚饭后温水送服,其中阿胶洋化。

  方解:崩漏即崩中漏下,指在非经期忽然阴道或持续淋潇不断出血。崩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脏腑气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不外乎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肾虚亏损冲任失调等。常见病因有血热、血虚、血瘀等。可突然发作,亦可由月经失调发展而来。

  本方系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方基础上加减而成。使用时若出血量多加地榆炭、棕榈炭或焦栀、香附炭;出血日久者,黄芪,阿胶加量;出血量多,热象明显者,加重生地、黄芩用量;出血最多,夹有瘀块,小腹痛者,加蒲黄炭、五灵脂、泽兰。


  3.补益冲任汤:

  处方组成:小茴香3克炒当归9克鹿角霜6克女贞子12克沙苑蒺藜9克党参15克淡苁蓉9克补骨脂12克淡竹茹15克紫石英I2克枸杞子9克早莲草9克

  功效:补冲任,益肝肾。

  主治:崩漏久治不愈(包括经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等。

  用法:崩漏一般以塞流止血为多,摄止以后,即服用本汤来补益冲任,以复其正,连服一、二个月,每日煎服一剂,崩漏不再复作。

  本方用于辨证属冲任虚寒者,一般不做加减,可适用于证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精神蒌靡,头晕虚眩,面色晦黯,尿频而长,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微弱,尺脉尤甚。


  4.归经汤:

  处方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灸远志3克酸枣仁10克灵脂炭10克蒲黄炭10克荆芥炭5克

  功效:益气宁神,化瘀止血。

  主治:月经过多,形成崩漏,腹痛有凝块,淋漓不断,或经期延长出现气血两虚症状。

  用法: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煮。文火煎煮3次,每次毫升,分3次服用。

  方解:脾主统血,脾旺则水谷精微充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即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虚则远化失常,五脏受累,冲任失养,即所谓统摄无权,不能制约。本方用四君(参、苓、术、草)健脾以增化源,脾旺则经行流畅;然有形之血不能自生,须赖阳气之温煦而后才能补给,故以当归补血汤归、芪)益气生血;气耗津伤,心气受损,故以大枣、桂圆肉、远志、枣仁以养血宁心>;高凝出血,最忌见血止血,以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加荆芥,三味炒炭以止血,亦即“通因通用”之法。


  5.健脾固冲汤:

  组成:黄芩9克白芍12克白术4克甘草3克生地9克阿胶12克姜炭6克地黄炭9克赤石脂30克

  功效:健睥坚阴,固涩冲任。

  主治:崩漏下血,量多色红,口干纳差,四肢乏困,舌苔黯红而干,或淡红、苔黄、脉虚数或沉软。

  用法:冷水浸药,煎开后,再以文火煎20分钟左右一次,1日1剂,分两次温服。赤石脂布包煎,阿胶烊化兑服。

  方解:脾为统血之脏,脾虚不能摄血,故血外溢。肝肾阴伤,则冲任不固,发为崩漏下血。方中黄芩苦寒坚阴,白芍柔肝敛阴,阿胶、生地、地黄炭等养血滋阴、止血,姜炭、赤石脂涩血固冲任,且姜炭守中有通,更能起到引血归经,祛恶生新的作用,合之白术、甘草健睥益气而摄血。全方养血敛阴,健脾摄血,固涩冲任。

  加减:本方适宜治睥虚阴伤与全属虚象之崩漏。结合妇女更年期之生理特点,以本方之组成及功效治此期崩漏甚为有效。运用时,若舌苔黄厚腻,热甚者,加黄柏9克,下血量多或心悸者,加棕榈炭9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舌质红、脉细数或手足心热者,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腰痛者加杜仲9克、续断9克;气虚者加党参15克。


  6.加减清海丸:

  组成:熟地24克淮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丹皮9克北沙参15克阿胶12克麦冬12克白术9克桑叶9克白芍15克石斛12克龙骨24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

  功效:补养肝肾,降火止血。

  主治:室女崩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服。服至5-7剂后,崩漏之热得减者,去桑叶、丹皮,加龟板、鳖甲、牡蛎。愈后每月4-5剂,病根可除。

  方解:此方旨在养肝肾之阴,肾水足、肝阴充则相火安宅,且方中熟地、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丹皮、阿胶多为凉血之品,既可遏其泛滥之势,又可补其漏泄之亏,又用沙参、麦冬、石斛养胃阴,冲脉隶属阳明也;用白术、山药补脾气,以脾为统血之脏也。方既治下焦,乂兼顾中焦。


  7.将军斩关汤:

  组成:熟军炭3克巴戟天10克仙鹤草18克茯神10克蒲黄炒阿胶10克黄芪5克炒当归10克白术5克生熟地10克焦谷芽10克藏红花0.3克三七末0.3克

  功效:化瘀生新,固本止血。

  主治:经血非时而下,时多时少,血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大便秘结,易发急躁、夜半咽干,舌质绛暗,苔腻,脉沉

  用法:熟军炭应炮炙得法,其所谓炭并非以黑止血,面目皆非,而是要烧灰存性。蒲黄炒阿胶则自有妙用,以含动物胶、蛋氨基酸等的阿胶与含脂肪油、游离硬脂肪油的蒲黄共炒于一体,其效更佳。用红茶汁送服藏红花、三七末可谓生新血,祛旧血的最好选择。因此,须按法煎煮药物,方保疗效。

  方解:熟军炭厚肠胃,振食欲,而有清热祛瘀之功。崩漏症初起,每因有瘀热而致,熟军炭是适宜的药物。既使久病,如尚残余疲滞,徒用补养固涩诸药无效。若加此一味,—二剂后崩漏停止。


  8.加味二仙汤:

  组成:仙茅12克仙灵脾15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巴戟天12克黄柏6克枸杞子15克五味子10克菟丝子10克复盆子10克

  功效:滋肾阴,温肾阳,调冲任。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乳癖辨证属冲任不调者,血小板减少者。

  用法: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方解:本方系由二仙汤与五子衍宗丸合方减去车前子而成。实乃治疗肾阴肾阳俱虚的良方。

  加减: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较多、血虚加阿胶、艾叶。血热加地榆、槐米、仙鹤草;血瘀加田七、丹参、益母草;血脱加红参、龙骨、山茱萸;脾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冲任虚加鹿龟胶、龟板胶;肾阳虚加鹿茸、附片;肾阴虚去知母、女贞子、旱莲草。


  9.温涩固官汤:

  组成: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熟地10克艾叶10克阿胶10克血余炭6克乌贼骨12克茜草根10克

  功效:养血和血,调经止血,暖胞安宫。

  主治:冲任脉虚、寒邪凝滞、小腹疼痛,月经过多,或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产后下血、淋漓不断等。

  用法:以水煎服,曰服三次。

  方解:本方是在经方乌贼骨丸、胶艾汤的基础上,又综合时方之有效药味加减变化而来。方中当归甘虛,养肝补血和血;白勺酸敛,助当归养血和阴,缓急止痛;熟地甘温,滋肾补血,以壮血液生化之源;川芎辛温香窜,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下行血海,并可使熟地、当归、白芍等补而不滞;阿胶功专补血止血;艾叶经暖胞,二者又为治崩漏、腹痛、胎漏下血之要药;乌贼骨味咸微温,收涩止血,血余炭、茜草根止血祛瘀生新。合而用之,可和血止血,养血调经,兼能安胎,是临床治疗妇产科疾病有效方剂。

  加减:温浑固宫汤临床治疗妇产科疾病,如妇女月经过多-,先兆流产和功能性子宫出血偏於虚寒者疗效显著。血虚腹痛和胎动不安者,亦可酌情使用。如腹痛明显者,加砂仁、香附、延胡索,去川芎;血下多者,当归宜减量,加地愉炭、棕搁炭;气虚明显或少腹下堕者,加党参、黄芪;心悸加茯神,炒柏子仁;腰酸腹痛加杜仲、续断、桑寄生;肢冷明显者,加炮姜炭,炙甘草。


  10.固气淸宫汤:

  组成:炙黄芪20克炒黄芩I2克焦白术10克贯众炭15克潞党叁15克炒当归12克怀山药45克制黄精15克地榆炭12克煅花蕊石15克(先煎)

  功效:固气清宫。

  主治:年老经水复行。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对老年经水复行之病,若恶病可疑当尽早手术,若是良性病以气虚宫热者居多。故多先从固气清宫立法,复以滋肾养肝之品收功。本方以黄芪配黄芩,益脾肾之气,清血分之热;焦白术配贯众炭,“利腰脐间血”,清胞中之火。黄精《别录》谓能“补中益气,安五脏”。所用“三黄“(黄芪、黄芩、黄精),乃固气青宫法之主药。重用山药,调益脾肾,此味甘液浓,对老妇尤宜。以上药选既无滋腻壅滞,又无辛燥助火,固本澄源而获痊愈。


  11.加减归脾汤:

  组成:党参15克黄芪30克阿胶I5克(可烊化,分2次服)血余炭9克白术9克炒当归6克远志9克炒枣仁15克棕榈炭30克陈皮9克甘草9克

  功效:补脾摄血。

  主治:崩漏之脾虚型。症见阴道骤然下血或漏下不止,血色鲜红或浅淡,小腹胀痛,食少便溏,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腰部酸痛,面色浮黄,舌淡苔薄,脉细数等。

  用法: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煮武火(温度较高),煎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均匀,总是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服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1次。连服5-10剂为1个疗程,待至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方如法再服1个疗程。

  方解:方中党参、黄芪补气升阳健脾为主;白术、甘草温益气,助主药以资气血之源;当归、枣仁、阿胶、远志补血宁心亦当为辅臣;陈皮理气、燥湿两种功效以调理脾胃气机;棕榈炭、血余炭收敛止血以塞流。

  加减:临证时若遇血色红、口干脉数者,加地榆炭30克;血色暗有块,舌有瘀丝瘀斑,脉沉弦者,加三七粉6克,分两次冲服;腹胀痛、两胁胀痛,舌质紫暗,脉弦者,加乌梅30克;头痛者,加荆芥炭9克;气短懒言,舌质淡,脉细弱者,减党参,加人参9克(另煎入);下血量多不止者,加醋30克配水煎煮。


分享到:

已有(0)位访客点赞

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