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着喝水多可以美容,喝水多可以清肠胃,喝水多好......但是中医没有这观点,饮水过多对人体身体健康不一定有利,对治疗不一定有好处。
1:望舌苔进行津液的辨证:
中医了解疾病需要通过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其中望诊可以进行津液的辨证。舌红无苔是阴虚,舌红苔黄是阴虚火旺,阴虚的人群喜欢喝水(如糖尿病患者)这是一种自我调节的现象;大出血患者导致血虚阴亏,患者口渴则饮水自救;炎热的夏天外热使内热加重,人们喜冷饮,也是自我调节的现象,但是湿重体质的人群不易饮水过多,舌苔白腻是湿重,黄白腻苔是湿热体质,湿重体质的人群不易饮水过多。
2:脾主运化:
(1)脾运化水谷:脾消化饮食和输布精微(营养成分)。饮食入胃,胃和脾共同进行消化,水谷之精微由脾气运送到身体各部,以滋养全身组织,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
(2)脾主运化水湿:能促进水液的运转和排泄,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湿重体质的人群如饮水过多,导致湿困脾胃,会停痰停饮。
3:脾为生痰之源,痰湿重可以生百病:
(1):痰湿中阻,肺失宣发肃降则咳嗽。
(2):水气凌心则心悸,用加味温胆汤治疗。
(3):饮水过多,胃失和降。则呕吐,平胃散治疗。
(4):湿胜则濡泻" 饮水过多导致脾胃湿重,湿盛则濡泻,用藿香正气丸治疗。
(5):饮水过多,水湿停留溢于肌肤引起水肿。平胃散合五淋散,五皮饮加味治疗。
(6):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湿重使人肥胖,所以很多疾病的患者都肥胖,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等。所以我在临床治疗慢性病如中医治疗冠心病时,对肥胖体形的患者必须注意减肥,必须配合消脂肪,利湿减肥,减肥也就减轻了对心脏的负担,才能很好地达到治愈心脏病的目的。
(7):脾主四肢,饮水过多脾为湿困则四肢无力。
(8):痰随气行,无处不到,还有痰气凝结的梅核气(咽喉神经官能症)颈淋巴结炎,淋巴结核。
(9)前列腺炎,肾结石是下焦湿热,需要利尿通淋,利尿排石不是要多喝水,用中药通利小便,使小便通畅。
有以上疾病和症状的患者,他也许不知道是饮水过多引起。中医不认为多喝水一定适合每个人,口渴了才喝水,不能强迫自己!那是有害无益的。
张仲景论述了很多饮水过多引起的疾病,中医的病因学就谈到有暴饮(指喝水)、暴食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