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你的每一次生病,父母或者热心的小伙伴就会在一旁皱着眉头不忍看你难受,然后还特别担心你身体没有营养物质扛下去,就在劝解你多喝点水,多吃点饭,想吃什么水果就买之类的。但是,最近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不是任何生病都需要补充营养物质的,这作为健康新知或许会在未来指导病人进餐。
9月8日,一项对“感冒宜食,发烧宜饿”(feed a cold and starve a fever)这句古老的健康俗语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了Cell杂志上。
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们为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他们构建了一套小鼠疾病模型,并给在感染期间的小鼠提供营养,旨在研究感染期间提供营养对健康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组对照实验中,营养供给对它们产生了相反的作用,具体说来,就是给有细菌感染的小鼠喂食后,小鼠死亡了,而在给病毒感染的小鼠喂食后,小鼠却能够依然存活。也就是细菌和病毒感染结果大不同。
在第一系列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感染小鼠,这种细菌通常会导致食物中毒。当被感染小鼠停止进食后,它们最终会恢复。但当被感染的小鼠被强迫喂食后,它们最终死亡了。
随后,研究人员对食物进行了成分拆分,结果发现,当给小鼠提供葡萄糖时产生了致命的反应,提供蛋白质或者脂肪不会导致死亡。最后,研究还证明,给小鼠喂食化学药2-DG(作用是阻止葡萄糖代谢)能够挽救被喂食葡萄糖的感染小鼠,并且让它们存活下来。
然而,当研究人员在病毒感染小鼠中做相似的研究时,他们得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被流感病毒A/WSN/33感染的小鼠在被强制喂食葡萄糖后能够存活下来,但当不进食或者用2-DG喂养时,它们会死亡。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鼠死于不同的感染类型影响了大脑的不同区域。
上述对小鼠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或许能够说明,在人体身上,厌食这种生病期间常见的行为,能够对某些类型的感染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不过,就该研究的通讯作者Ruslan Medzhitov教授所说,此项研究是基于免疫反应以及调查免疫系统如何清除病原体的,只调控了小鼠对感染的忍受和生存能力,并没有做任何病原体本身产生影响的事情。而目前,其本人所在的实验室也正在潜力研究睡眠模式变化下,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影响以及研究为什么生病时的人会想吃某种特定的食物。
他还表示,这一研究发现有望产生更直接的应用,即设计临床试验评估提供营养对脓毒症患者的益处。对于探索脓毒症患者营养方面的问题,虽然研究并未考虑脓毒症患者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但是临床试验的设计将会考虑到这一点,将不同类患者区分开。也就是逐步在未来指导受感染的病人如何就餐。
分享到:
上一章: 验尿就能查胃癌是真的吗?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