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的一个人,没有任何先兆,说没就没了。这种不能预料却突然发生的死亡,便是医学上所谓的猝死。而“心源性猝死”则是表示由于心脏的原因促成的猝死,它占猝死的绝大部分。因此,做好心源性猝死的预防,则可有效地降低我们自身发生猝死的几率。那么,心源性猝死应该怎么进行预防呢?
专家表示,心源性猝死和众多猝死一样,都没法进行预测,不过,通过这些年科学上对于猝死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心源性猝死并非无法进行预防,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们能够做好以下一些预防,则可以有效的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的概率:
1、防止过度劳累,避免超负荷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锻炼要注意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2、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兴奋,尽量避免生气、争吵、怒恼等,要愉快乐观,争取实现心理平衡。参加适当文体活动。
3、要禁烟少酒。
4、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酸碱性饮食搭配,要少食多餐,少盐低糖饮食等。
5、平时要重视治疗原有的疾病,如原患有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即使症状不明显,也不可掉以轻心、间断治疗。
6、为了预防心源性猝死,中、老年人和肥胖者、糖尿病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发现潜在性心血管病就及时治疗,并应防止各种诱发因素。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的这些预防内容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一些健康隐患,难以想象,平日里这些我们不以为然的行为习惯,竟是导致一些猝死发生的真凶。
因此,为了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好身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样才能真正的远离猝死,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分享到:
上一章: 猝死来袭时,该如何进行急救
下一章: 对抗腺性膀胱炎的生活小偏方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