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人气医生

您当前位置:疑难病咨询医疗网 >> 疾病资讯 >> 疾病新闻 >> 浏览文章

男孩换心脏变学霸 心脏移植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什么

作者:凉风有信来源:www.99eyao.com日期:2017年03月29日访问: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举办的第一届“因爱起航,从心开始·心脏移植病友会”上,记者看到了11位开朗乐观、精神饱满的“换心人”,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换心”后的变化。

u=3507034778,2982645333&fm=26&gp=0.jpg

  14岁“换心”后,他变成了“学霸”

  病友会上,17岁的小翔(化名)是现场年纪最小的“换心人”,也是目前浙大一院年龄最小的一位心脏移植患者。那天,他穿着一件红色的卫衣、深色的牛仔裤,剃了个平头,瘦瘦高高的身材,在拍集体照时特别显眼。小翔现在湖州一所重点高中就读,是一枚标准的“小鲜肉”,身高182厘米,体重57公斤,五官立体,浓眉毛、单眼皮、大眼睛。心脏移植手术过后,在家人眼中,他变得乖巧、懂事,不再暴躁、任性。更让家人意外的是,休学一年,再次走进校园时,小翔变成了“学霸”,每次考试均名列前茅。

  相信很多人都对心脏移植手术感到好奇,不知道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手术,那么,现在就让小编为大家做如下介绍吧。

  心脏移植手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1967年,报纸和电视播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博士把一个人的心脏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在此之前也曾经做过许多尝试,但却没有取得成功。

  1961年,诺曼·沙姆韦在狗之间进行过心脏移植。新的心脏工作了3周后,受到机体排斥。3年以后,一位密西西北的病人接受了一个黑猩猩的心脏,但黑猩猩的心脏不够大,适应不了人的需要,不久就告失败。

  1967年,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将一位因头部损伤将要死去的24岁妇女的心脏,移植给了另一位因患心脏病生命垂危的54岁的刘易斯·沃什坎斯基。沃什坎斯基活了18天后死于肺炎。

  20年后,医院里给病人进行心脏移植,他们通常可在术后存活5年或更长的时间。

  1984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的露玛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了将一颗狒狒的心脏移植到了出生两周的女婴体内。

  2001年7月3日,美国一家医院完成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这一机械心脏移植手术是最近20多年来人工心脏移植历史上的第一个重大突破,它将为千千万万个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到2001年底全球心脏移植总例数已超过5万。存活率:1年存活率79%,3年存活率70%,5年存活率63%,10年存活率48% 。

  2007年1月30西班牙马德里格雷戈里奥·马拉尼奥医院心脏科主任费尔南德斯和一名美国心脏外科专家共同主持完成世界首例间质细胞移植心脏手术。

  2007年3月美国洛杉矶锡达斯—赛奈医疗中心成功进行心脏再移植手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据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盖里·希瓦兹经过20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这正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原因。据统计,每10例接受换心手术的病人中,就有1人会出现性格改变现象。小翔性格大变或许能从中找到理论依据。

分享到:

已有(0)位访客点赞

 以下是对 [男孩换心脏变学霸 心脏移植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什么]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您当前位置:疑难病咨询医疗网 >> 疾病资讯 >> 疾病新闻 >> 浏览文章

科室

前列腺炎支原体衣原体死精、少精、男性不育输卵管堵塞、输卵管炎精囊炎 睾丸炎、附睾炎
膀胱炎 | 盆腔炎 | 子宫疾病 | 血精 | 尿道炎 |

试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