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血症指血液中出现微生物。多是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主要发生在炎症的早期阶段,肝脾和骨髓的巨噬细胞可组成防线,以清除细菌。是指外界的细菌经由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后果是很严重的。
一般来说,导尿管或者是体表的手术造口容易导致发生菌血症。出现菌血症的患者往往发生急性的多个器官的转移性感染,并出现各种急性感染症状。一旦怀疑,应立即采血检验,确诊后应立即针对感染菌治疗。
很多疾病都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菌血症也是如此,除了常规性的预防措施之外,目前预防菌血症还有其他的新进展。至于是什么样的新进展,请看下面的介绍。
在第11届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性疾病大会上,来自加州奥克兰Kaiser-Permanente疫苗研究中心的Henry Shinefield博士报告了这项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Shinefield博士称,这是首次在因基础疾病而导致免疫力下降的人群中进行的有关细菌疫苗效力的安慰剂对照试验。
一种包括5型和8型葡萄球菌荚膜多糖与假单胞菌外蛋白(Staph-VAX)结合的疫苗可以减少血液透析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感染继发菌血症的发病率。
在这项试验中,必须靠血液透析维持的成年晚期肾病患者(ESRD)被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疫苗肌肉注射,另一组应用生理盐水。进行透析的ESRD病人发生S. aureus菌血症的危险很高(估计每人年的感染率为0.05)。
大约有38%接受疫苗的患者和20%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对肌肉注射有不良反应,程度通常为轻至中度,不需要处理在2天内即可缓解。
在注射疫苗后10个月,疫苗组892例病人中有11例出现S. aureus菌血症,而安慰剂组的906例病人中有26例。疫苗组菌血症的发病率减少了57%。在注射后40周疫苗的效力下降,此时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荚膜多糖特异性IgG的保护水平是100 mcg/mL。
因此,通过疫苗注射的手段,可以很有效地治疗菌血症,这是医学史上的一项新突破,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疫苗会在临床上大量使用,将会治愈更多的菌血症患者,给他们带来康复的希望。
分享到:
上一章: 宝宝发热精神不振 小心隐性菌血症
下一章: 淋巴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以下几点要注意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