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某,男,42岁。患直肠癌术后4年,病人因劳累突发头痛,痛无休止,烦躁不安,眠食受限。经某肿瘤医院复查示“癌细胞脑转移”,因白细胞减少,不能进行化疗,认为病已危重,建议回家疗养。病人抱最后一线希望就诊于我院。就诊时诉头痛剧烈,日夜无休止,头皮漫肿疼痛,眼复视,睹物不清,烦躁不安,夜不能寐,食纳极差,査:舌暗红苔薄黄,脉弦小。据证分析,属肝阳上亢、毒瘀入络。治宜平肝潜阳,熄风通络,以三藤汤合复脉汤加减治之。
处方:太子参15g,南沙参10g,丹参15g,何首乌15g,鸡矢藤15g,常春藤15g,夜交藤15g,鳖甲15g,龟甲15g,珍珠母30g,白芍15g,白蒺藜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0g,炙甘草5g,土茯苓30g。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5剂后,头痛明显减轻,服10剂后,头皮漫肿不明显,烦躁减,夜能人睡,口干喜饮,舌仍暗红,苔薄白,脉弦缓,以软坚开结,活血通络为治。仍上方加黄药子5g,天葵子10g,土贝母10g,天龙5g,甘草5g。服上方40剂后,病人头痛已止,睡眠正常,惟纳食不香,服寒凉药后腹胀,大便溏,每日2次,治宜健脾益气,以固后天之本,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天葵子、天龙、麦芽、鸡内金调理善后。1年后随访,病人健康状况良好,能坚持学校图书管理工作。
【按语】肝阳上亢头痛,属中医“内伤头痛”的范围。《素问•五脏生成篇》云:“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此证属肝肾之阴不足,而阳气亢盛,故发头痛。治宜养肝肾之阴,平肝熄风通络,方中三藤为要药,活血通络止痛,对于虚中夹实的顽固性疼痛者,配伍养阴潜阳之品而有较好的疗效。善后以香砂六君子汤加麦芽、鸡内金,健脾助化,巩固疗效。本案重视辨证论治,未落入“见癌治癌”俗套。
刘炳凡(1910〜2000),男,汉族,湖南湘阴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中医学家,全国名老中医。擅长内外合治,疗效卓著,提出“中医治病,必须治人”,即通过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以提高免疫力,发挥自然疗能作用。临床上形成了“以调整脾胃为核心”的学术思想,创立了“柔剂养阳”的治疗大法。
刘氏探索了《内经》广义的治本思想和《内经》所指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相互关系。认为“扶正祛邪”、“祛邪扶正”无非是要达到“保存自己”的目的。又从长期医疗实践中体会到“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均属人体生化之源,临床上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慢性疾病,治疗时必须以保护脾胃的健运为第一目的,只有资助后天,才能达到培养先天的目的。
分享到:
上一章: 刘炳凡的乳腺癌热毒内蕴案
下一章: 没有了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