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鬃,女,24岁,初诊:1983年9月11日。主诉:结婚近3年未孕,以往月经周期、量、色均正常,惟夏季月经常推后10余天,量少,有小血块,无腹痛,每经前1天头面浮肿,见红后浮肿消退。素头昏,纳差,较一般人怕冷,带下正常,二便尚可。妇科检查:子宫核桃大小,附件(一),末次月经8月15日。曾到处求医治疗余年无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俩此弱。处方:党参12g,白术15g,当归10g,熟地黄20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鹿角霜15g,龟甲20g,淫羊藿10g,川椒4.5g,香附10g,白芍12g。
二诊:1983年10月6日。服上药近20剂,一般感觉尚好,上次月经9月22日来潮,推后近1周,这次月经还未潮,现怕冷感明显减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继服上方加紫河车30g。
三诊:1983年12月12日。末次月经10月25日,现停经48天,无不适。惟晨起稍感恶心,嗜睡。妇科检查:宫颈着色,子宫近鸭蛋大,质软,妊娠试验(+),诊断为早孕,停止服药。随访,1984年7月顺产一胖男婴。
评析:中医认为肾主生殖,其受孕机制主要是:肾气盛,精血充沛,任通冲盛,月经如期,两精相搏,方能受孕。由此可见,不孕发生机制,关键在肾虚。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造成宫寒不孕;或肾阴不足,精亏血少,不能摄精成孕。《济阴纲目•求子篇》曰:“妇人之不孕……当求源而治之,至于大要則当审男女之尺脉”,尺脉主肾,因此治不孕症都应从肾着手或兼頋到肾。观患者两尺脉弱为先天肾气不足。子宫发育不良,黄老认为亦是先天肾气不足所致。
从辨证看,月经后期量少,无腹痛之苦,并非瘀血所致,乃精亏血少之象,病在肝肾。经行浮肿、纳差乃脾虚,血之化源不足。又素畏寒怕冷,下肢尤甚,可见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傅青主云:“夫寒水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胞胎寒冷,又何能受孕哉。”可见病在肝肾,以肾为主,虚在精血,以阴阳论之,又以阳虚为主。拟温润填精之法,以毓鱗珠加戒。
方中用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补肾养精,熟地黄大补精血,构杞子甘平体柔多汁,平补精血,菟丝子辛平,润养之中兼具通调之性,阴中有阳,守而能走,既补肾阳又益肾精,枸杞子、菟丝子二药同用具有温润填精之功,用鹿角霜、龟甲养任督,鹿角霜咸温通度督脉之气舍,补督脉即补一身之阳,龟甲咸平,得阴气最足,峻补阴血,善补任脉,补任脉即补一身之阴,鬼鹿相配,一阴一阳均为血肉有情之品,正为经之所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也,因阳虚为主,又加淫羊藿温肾补阳,如有性欲淡漠,小腹冷痛,又非巴戟天力所能及,而应加肉桂、鹿茸等直补命门真火,但必须掌握分寸,非必要不可妄投,肉桂虽补真火,毕竟是大辛大热之品,恐有伤精耗血之弊,故在此不用,而加少许川椒温督脉,督脉起于胞中,少少与之助生少火。丹溪曰:“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然责乎适中”,所谓“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是也。在补肾精同时注意养肝血,以四物汤去川芎易以香附。香附亦辛窜之药,妙在香附入肝经走下焦直达胞宫,有暖胞之功,历来被列为妇科要药;又虚损之证虽宜培补,徂最易壅滞,补阵中加一味香附宣畅气机,以散其壅,通其滞,促其生化,使补而能生。
又加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补后天以养先天,妙在补脾不用甘草,因补后天是为直达下焦补先天之肾,而甘草直达中焦。后再加紫河车,因其甘咸溫无毒,禀受精血结孕之余液,得母之气血居多,故能从其类以补之,峻补营血;黄老认为人胞本人血气所生,故能以人补人,以胞补胞,用此精血所化之物,以补精血所亏之证,則精血足而诸症除。综观全方,重在养精血,温肾益气,俟阳回阴升,有如春风化雨,万物资生,即所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故毓麟可期。
个人筒介:黄绳武(1915-1989),出生于湖北省黄陵县世代业医之家。自幼读医学,爱好文学。1935年毕业于湖北国医专科学校并留校任教,担任国医医药校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教于湖北中医进修学校,湖北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担任内科、妇科主任,副院长等职,1979年晋升为教授。曾当选为湖北省五届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湖北分会副理亊长及中医妇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曾先后主编《中医妇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卷》、《傅青主女科评注》等著作。
分享到:
上一章: 刘东汉的痰湿不育论治男性不育
下一章: 黄春林的清热利湿辨治精液不液化症
推荐阅读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