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1881〜1969),男,浙江萧山人。1911年毕业于北京京师法政学堂,后弃政从医,成为当时北京中医学界之翘楚。1931年出任中央国医馆副馆长,主持学术整理事宜。倡导病名统一,医学创新拓先河;擅长方剂,配比药物传后世。施氏临证善于博采众方,兼容并蓄。
赵某,女,46岁。于1954年4月发现阴道少量出血,无任何感觉,即往协和医院妇科做活体组织检査,诊断为子宫颈癌Ⅱ~Ⅲ期,骨盆组织亦受浸润,已不宜做子宫摘除术。于当年5 月深部X线治疗1个半月,后又住院做放射治疗,住院10日,全身症状逐渐出现,无力,衰弱,消痩,阴道分泌物增多,大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以致大汗,痛苦异常。自此每日注射吗啡2次,以求缓解。病人因惧痛而不敢进食,每日只吃流质,配合静脉输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肝精等,如此维持1年,病情愈益加重,身体更加衰弱。
现症:危重病容,形瘦骨立,气息微弱, 面色苍白而浮肿,呻吟床笫,呼号无力,每于痛剧难忍时辄注射吗啡,饮食大为减少,仅以流质维持。舌苔光嫩而有齿印,脉象沉细无力。病人积病已久,自未觉察,一旦发作,恙势已重,所谓蚁穴溃堤,积羽折轴,形势已难控制。脉沉细而无力,乃气血倶虚,心力将竭,血液损耗之象。脉症综合,险象环生,图治非易,先拟调气血,冀减痛楚,未悉能否奏效。
处方:青皮炭10g,盐橘核10g,盐荔核10g,川楝子10g (醋炒),陈皮炭 10g,晚蚕沙(皂角子10g炒焦同布包)10g,炒枳实5g,炒枳壳5g,白芍(柴胡6g同炒)12g,升麻3g,党参10g,当归12g,炙黄芪20g,肉双蓉15g,台乌药6g,厚朴5g,仙鹤草25g,炙甘草3g,3剂。另用槐蘑30g,苏木30g煮汤代水煎药。
服上方后,痛楚有所缓解,余症同前,而吗啡注射仍不能停,脉象、舌苔无改变,再以前方加力。原方继续服用,加开丸药方:瓦楞子30g,晚蚕沙15g,牡蛎30g,台乌药15g,醋白芍30g,柴胡8g,高丽参15g,木香5g,黄芪45g,鹿角胶30g,厚朴12g,莪术12g,三棱12g,青皮10g,白术25g,醋延胡索15g,吴茱萸8g,沉香3g,炙甘草27g,酒当归1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早晚各服6g。服汤药2剂后,疼痛继缤减轻,2日来只在大便后注射吗啡1次,葡萄糖注射液及维生素等未停。脉象虽仍沉细,但较前有力,精神已显和缓。虚赢太极,不任攻补,希望气血调和,本元稳固,除旧即可生新。
药用:盐橘核10g,盐荔核10g,陈皮炭6g,青皮炭6g,晚蚕沙(皂角子10g炒焦同布包)10g,炒枳实5g,炒枳壳5g,川楝子10g (醋炒),制乳香6g,制没药6g,台乌药6g,炒远志10g,茯苓6g,茯神6g,炒地榆10g,醋延胡索10g,木蝴蝶15g,白术10g,瓦楞子(海浮石10g同布包)25g,白芍(醋柴胡5g同炒)10g。
服前方3剂(前次所配丸药已开始服用)疼痛大减,自觉较前轻松舒适,已停止注射吗啡。当服完第3剂药后,觉阴道堵塞感,旋即排出核桃大球形糜烂肉样组织1块,状如露蜂房,质硬。饮食略增,可进半流质食物。脉象已有起色,光嫩之舌质已转红润。元气已有来复之象,调气血,扶正气,尚觉合度。再从原意治疗,调摄冲任,祛瘀生新。先后7诊,汤药丸药交替服用,从1957年到 1964年5月,7年以来定期随访,仍健康如常。
【按语】本案属妇女癥积,少腹、肛门剧痛属实,形瘦骨立,气息微弱是虚。药用两难之际,施氏拟调和气血药剂,以冀缓解症情。综观方案:理气止痛,用橘荔核、青陈皮、川楝子、 延胡索、台乌药、枳壳、柴胡、白苟、厚朴,寓橘核丸、金铃子散、四逆散等方之意。此组方药常用于少腹(盆腔、附件)、外阴(阴道、睾丸)之炎症疼痛,是分部归经用药。健脾益气,用黄芪、党参、白术、苍术、陈皮、茯苓、升麻、柴胡、半夏,寓补中益气草、六君子汤之意。攻补兼施,别具匠心。他如鹿角胶、阿胶、龟甲胶养血,地榆、仙鹤草、荆芥碳、血余炭、赤石脂、禹余粮止血,瓦楞子、海浮石、牡蛎软坚化积,皂角子、蚕沙导浊通便,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皆随症加减之品。苏木、槐蘑、木蝴蝶、威灵仙4味,系施氏用于子宫肿瘤(包括子宫肌瘤)之经验药物。本案用汤丸并进,以丸药缓图为主的方法,对类似病人亦可借鉴应用。
分享到:
上一章: 少妇经常莫名腹痛 得知竟是畸胎瘤在作怪
下一章: 施今墨治热毒袭骨的骨髓癌的案例分析
推荐阅读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