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在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上获得成功,这在人类探索“基因密码”上已经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进展了。如果人类将继续更深入的向“解开基因密码”探索,或许能通过抑制基因的表达,将这项技术更成熟的运用,就能做成一个遗传筛选平台,并探及基因表达的蛋白在特定生理、病理、发育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加深对不同基因的理解。
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做什么
1.改良植物性状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蘑菇在采摘之后,是极易发生褐变的,即使处理得非常小心,也难免会在运输途中因为磕碰而将加速蘑菇腐烂的多酚氧化酶激活。这就致使蘑菇在还没到达消费者手中,就已经褐变腐烂。
除蘑菇之外,还有很多食物也都会有相同的褐变,褐变既会影响颜色也会使口感变差。而若是能应用最新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就能够把这种多酚化酶的基因去除,以改良植物性状。面对这么多植物和这么多性状,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也势必广阔。
2.治疗恶性疾病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在人类胚胎基因上,让人打上一激灵。若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彻底治疗疾病,如定向识别艾滋病毒DNA,将其从基因当中去除,或者对一些带有遗传疾病DNA进行序列改造,就能改变遗传性状。这样,基因编辑的应用和普及就能使得基因水平的遗传缺陷修复。使白血病、艾滋病等恶性疾病彻底治愈成为可能。
目前,关于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症等疾病已通过一些基因编辑手段,获得一定突破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人类基因调控机制十分复杂,一些病症往往受大量基因调控,想要找到特定基因位点难度很大,另外,功能单一的基因少,删除或者是增加基因片段,都有可能出现新疾病隐患。
3.使灭种物种“重现”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团队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获得了猛犸象的DNA,他们寄希望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从长毛猛犸象残骸上获取的基因拼接到亚洲象的DNA上,进而培育出具有多个猛犸象体征的新型大象。不过,这种复活已灭绝的生物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生物进化的自然过程,不过,却能从侧面上反应基因编辑技术对复原一些生物特征是可行的。
分享到:
上一章: 砒霜、朱砂虽有毒 但也是治疗重症的高手
下一章: 妇科病会传染给男性吗?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