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全球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发生,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中国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自1997年起,我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来,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那么,狂犬病该怎么预防呢?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要控制传染源
主要措施有:①限制养犬,当某一地区执行限养犬法后,被犬咬伤人数和狂犬病发率就迅速下降,这充分说明限制养犬的重要性,据统计,狂犬病患者中有50%是自卫能力和防护较差的小儿,小儿喜欢与犬科宠物戏逗或者整天厮混在一起,被咬伤或身体上原有伤口接触狂犬病病毒的机会比成份要高,这正是小儿狂犬病发病率高的原因。所以有孩子的家庭应尽量不养犬以及猫等宠物。②按规定给犬、猫等宠物注射兽用狂犬病疫苗。③对疯犬必须捕杀,无牌的野犬、猫等动物要加强管理,加强对进口哺乳动物海关检疫。④尽管一些专家认为病儿唾液中狂犬病病毒含量很低,不能算做传染源,但为其他小儿着想,应该隔离病人,做好病人家庭及就诊诊室的消毒工作。
预防注射
它包括两种措施:第一种称“狂犬病疫苗”,这种方法又称自动免疫,即注射疫苗后身体内产生抵御狂犬病病毒的抗体,从而避免发病。要求小儿被哺乳动物咬伤后,在医生指导下,于咬伤当日或尽早在当地区、县防疫站开始注射。有些情况,如被犬、野兽咬伤头面部或伤口大而深者,医生还可能安排注射抗狂犬病马血清或者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加强预防作用,使用这两种药(生物制品)称为被动免疫。关于被动免疫说法不一,例如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建议:“凡被咬破皮肤或舔过黏膜者,除疫苗外,还必须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并最好加用干扰素”对此,在实际工作中,可按防疫站医生的建议予以注射,注意被动免疫应在受伤当日或3天内进行。
正确处理伤口很重要
要求:①伤口敞开,凡犬科动物(特别是疯犬)咬伤后,除活动性出血不止外,不要缝合伤口,也不予封闭式包扎。②清洗消毒伤口,若为肢体伤口,清洗前可在咬伤处近心端(即伤口上方)缚一条止血带,促使血液流出,并用双氧水或20%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接着用生理盐水洗净,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对被狂犬病动物(包括可疑有病动物)咬伤者,在用上述方法处理后,应再用石炭酸烧灼,继用90%酒精中和剩余的石炭酸。有时根据伤口情况,尚需要切除已坏死和污染的伤口组织。
最后,凡有伤口者,勿忘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和抗生素的应用(预防继发感染)。
分享到:
上一章: 检查排卵障碍的两种途径
下一章: 乙肝的传染性很强 七大措施有效预防乙肝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