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所有温血动物(人、犬、猫等)的一种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人一旦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犬咬伤,有30~70%的几率感染,一旦发病其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所以,宠物犬一定要注意狂犬病的免疫。狂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极度兴奋、狂燥、流涎和意识丧失,最终全身麻痹死亡。那么,狂犬病的病因是什么呢?现在就请专家为我们做以下介绍吧。
狂犬病的病因
人受感染后并非全部发病,被病犬(狂犬病)咬伤者约30%~70%发病,发病与否以及潜伏期的长短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伤的部位。咬伤头、颈、手者,潜伏期较短。
②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系统有强大的亲和力,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沿神经系统传播和扩散,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伤口的骨骼肌和神经中繁殖,这称为局部少量繁殖期,此期可长可短,最短为72小时,最长可达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病毒在局部少量繁殖后即侵入神经末梢,沿周围神经以每小时3mm的速度向中枢神经推进,到达脊髓后即大量繁殖,24小时后遍布整个神经系统。
以后病毒又沿周围神经向末梢传播,最后到达许多组织器官,如唾液腺、味蕾、角膜、肌肉、皮肤等,由于头、面、颈、手等部位神经比较丰富,病毒易于繁殖,再加上离中枢神经较近,故这些部位被咬伤后发病者较多,潜伏期也较短;伤势越严重,也越容易发病。病毒在中枢神经中主要侵犯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等。这些神经核主要支配吞咽肌和呼吸肌,受到狂犬病病毒侵犯后,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当饮水时,听到流水声,受到音响、吹风和亮光等刺激时,即可使吞咽肌和呼吸肌发生痉挛,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
温馨提示:狂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见于儿童。因为他们喜欢追逐犬类,对行为异常的犬也缺乏辨别能力,不知躲避,又不能自卫。本病男性多于女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春、夏季为多见。
分享到:
上一章: “恐水病”的由来 其主要症状有哪些
下一章: 狂犬病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你不得不注意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