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锁车内很危险
汽车内空间狭小,而且密封良好,外界的新鲜空气很难进入车内。被关在车内的孩子很快就会由于缺氧而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如果孩子同时伴有剧烈活动,这种反应还会加剧,严重时会出现昏迷甚至窒息死亡。
夏天气温高,车内温度更高,孩子如果被锁车内,很容易中暑、脱水甚至发生“热射病”。有研究表明,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半小时就能致命;在阳光直射下,密闭车厢内的温度可在一小时内上升约20℃,因此即便车内最初温度是26℃,1小时后也会超过40℃。在这样的高温下,孩子体温上升、体内水分散失的速度远比成年人快,他们的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又不如成年人,因此很可能发生“热射病”,即因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直至死亡。
孩子被锁车内如何求救
近年来,看到不少孩子被锁车内并造成死亡的报道,为了预防这些悲剧的发生,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并教孩子如果不小心被锁车内要学会求救。
1.尽量减少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子里的机会。家长停车离开时一定要锁好车门,即使是短时间离开也不能单独留孩子在车内。
2.教孩子学会自救。对比较懂事的孩子,家长应教孩子不要随便按车上的按钮,以免不小心将自己所在车内;并教会他们求助技巧,让他们学会开车门,如果是电子锁的车或者孩子太小,无法打开车门,则可以教他们按车喇叭,以引起路人注意以便施救。
一、儿童窒息如何急救?
宝宝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还喜欢将一些小东西,不声不响地往嘴里塞。等到家长发现时,孩子已呼吸困难、面色发紫。我们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紧急状况呢?又该如何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
二、如何辨别孩子窒息了?
1、孩子呼吸困难、脸色发青、发紫……这种情况异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内了。
2、咳嗽剧烈、喉咙有呼噜呼噜的声音。
3、挤压胸部时,孩子会感觉疼痛。这很有可能是吞入回形针、玻璃、或其他金属片了。
三、家长第一时间的抢救非常重要
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
据医生介绍,小孩子如果被食物噎到,并且进入气管了,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4分钟内,如果4分钟内还无法将堵塞物取出,那孩子窒息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家长第一时间的抢救,就成为了挽救孩子生命最宝贵,甚至是最后的机会。
施救原理:最有效的是使用哈姆力克法:即腹部快速按压法。此法同样也适用于哮喘发作、误吞异物等情况。
1)、一岁以上适用。站在宝宝身后,双臂环绕宝宝腰腹部,一手握拳,用拇指侧顶在心口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另一手重叠在握拳的手上,向上向内猛烈挤压上腹部。挤压要快而有力,压后放松,反复操作,直到驱除异物为止。
2)、自己先坐好,让宝宝脸部向下趴在自己大腿上,让宝宝的头垂到比身体低的位置,用一只手扶住宝宝,另外一只手拍打宝宝肩胛骨中间的位置,重拍五下。再把宝宝翻过来,脸部向上,一只手扶住宝宝,另一只手挤压宝宝胸口凹处与肚脐连线中间,快速挤压五下。反复拍打背部和挤压腹部的动作, 直到阻塞物被排出 。
3)、不要帮宝宝把异物吐出而用手指去做挖的动作,这样通常会导致异物更加深入。
4)、若宝宝已出现窒息症状,妈妈们请先确认宝宝的呼吸到是否畅通,同时拨打120电话请求协助。确认宝宝呼吸道是畅通的或者呼吸道未完全受阻时,可为宝宝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宝宝窒息症状解除或救护车已到达为止。
4)、吞进鱼刺卡住了
先让孩子的嘴巴张开,如果可以看得到鱼刺的位置,就用小镊子将鱼刺夹出。如果无法看到或无法取出时,就请前往耳鼻喉或外科就医。
专家特别建议:一旦发生孩子被噎住的情况,不能让孩子喝水,否则水吸入气管后果更加严重。另外不要自己上街喊出租车,防止延误时间,应及时叫救护车,上面有医务人员会及时进行救治。
四、预防儿童窒息措施
1. 检查儿童床,拿掉枕头、毛绒玩具和其他松软物体,这些都是引起孩子睡觉时窒息的隐患。
2. 儿童床上最好不挂玩具,如果要挂,绳子长度不易过长。(7英寸)
3. 最好给孩子穿拉链衫,如果穿纽扣衫,则要时常检查纽扣是否松动脱落。
4. 去掉孩子衣服上的装饰物,如小装饰物、装饰带等。
5. 孩子吃东西时要让孩子安静并认真看护,让他们坐直认真地吃,不要边跑边喂,边吃边看电视和讲笑话。
6. 孩子吃东西时,保证他们手可及范围内没有小颗粒物(包括食物)如玩具部件、花生粒、葡萄等。
7. 不要给3岁以下的孩子吃圆形坚硬的小颗粒食物,如硬糖、坚果、葡萄和爆米花等。
8. 购买玩具时,注意查看玩具包装上有关安全的说明。如多部件拼装玩具不适宜3岁以下儿童。
9. 经常查看孩子的玩具,是否有部件或碎片脱落。
10、据儿童心理专家介绍,甜甜的果冻,小巧的水果,脆脆的坚果,还有香酥的鱿鱼丝等,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但像花生,瓜子,荔枝,龙眼,葡萄,果冻等体积比较小的食物都很容易噎到孩子,特别是如果孩子一边吃,一边玩耍说笑,食物就更容易从咽门掉进气管里卡住。
因此,为了预防孩子被食物噎到,家长们最好先把食物弄碎去核后再给孩子食用,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尤其是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家长不要让孩子边吃边闹边说笑,也不要在小孩吃东西时吓唬他们,这样容易让他们倒吸一口气体把食物卡住。而一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不要吃果冻等不易溶化的食物。
分享到:
推荐阅读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