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痛经颗粒冲剂
【组成】肉桂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0克,木香6克。
【制法】冲剂。上药依法加工,制成颗粒冲剂,每剂分2小袋装,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0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于月经前2天开始服用,持续至经来3天后停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
【功能】温经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原发性痛经。
【出处】引自《集验中成药》。
97.痛经散(八)
【组成】丹参9克,当归7克,生蒲黄6克,乌药6克,五灵脂5克,香附5克,白芍药5克,桃仁5克,川芎3.5克,肉桂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0克,每日服2次,用温开水或红糖水送服。于经前3~5天或经期服用。
【功能】养血化瘀、温阳散寒。
【主治】痛经。
【出处】引自《集验中成药》。
98.实证膏
【组成】当归150克,赤芍药200克,川芎100克,生地黄150克,桃仁150克,红花50克,丹参200克,益母草300克,香附100克,川楝子150克,延胡索150克,木香90克,槟榔100克。
【制法】膏滋。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再加红糖300克,文火收膏。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克,每日服2~3次,开水调服。可连服3~6个经期。
【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痛经(实证)。表现为小腹疼痛剧烈而拒按,腹痛大多发生在经前或经期、月经中常夹有血块。
【加减】如每次痛经都伴有呕吐者,加制半夏100克,生姜100克,吴茱萸60克;如小腹冷痛拒按者,去赤芍药、生地黄,加肉桂20克,小茴香60克,乌药100克;如盆腔炎严重者,加红藤150克,牡丹皮150克,败酱草200克。
【出处】引自汪文娟《中医膏方指南》。屡用效佳。
分享到:
上一章: 治疗闭经的中药偏方16
下一章: 治疗闭经的中药偏方17
推荐阅读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