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从2013年2月1日起调整了部分药品以及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之后,衍生而来的便是对于临床一些用药由于药品价格倒挂,很多药厂不愿意生产,且相对市场来说用量较小,出现无药可用等一些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并研究所病理科主任孙建方表示,市场出现这类问题,主要是倾向于廉价药品,在很多药厂看来,这些廉价药品在规定了最高零售价之后,由于制药厂无从赚取利润因此停止生产,这不能一味怪责制药企业,企业本来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在孙建方看来,廉价药品退出市场,原因有很多,不单纯是价格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廉价药品自身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有其他效果更好的药上市,这就属于市场的自然淘汰;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存在一些廉价药尚无有效替代药品,但会因为价格问题等致使一些制药企业不愿意继续生产。药企不愿意生产这类廉价药一方面是出于该药品价格倒挂,另一方面原因是相对于市场的用量较小,生产量不是很大。
就拿治疗麻风病的一种老药氨苯砜来说,目前研究证明,氨苯砜除了治疗麻风病有效外,还可治疗多炎症性皮肤病,是非常不错的临床选择药物。但是药厂却不愿意生产氨苯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该药品价格倒挂,国家规定的零售价是每片0.068元,且相对于市场来说,该药用量较小,生产量也不是很大,企业生产没有利润自然就会不生产。另外,关于罕见病婴幼儿持续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所用的二氮嗪也是由于价格相对低廉,又生产量不大,故而国内很多药厂不愿意生产。对于这类药,市场上既无替代药品,但部分患者仍需用到,就需要政府能够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保证一些疾病在临床治疗的需要。
此外,孙建方还提出,一些药品在市场上买不到,就有患者通过网络购买到这种药,但是对于药物的安全性却存在担忧。像是治疗麻风病的氨苯砜的治疗范围在扩展,但市面上没有该药品供应,就会给造假者带来可乘之机。若是有人非法生产“氨苯砜片”并在市场推销,可能会严重危害到临床治疗的安全。
而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孙建方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那就是可针对氨苯砜不同的治疗用途和不同的用药人群制定不同的价格。对用于麻风的治疗可定价低一点,专门供给麻风病医院,不得转卖;而用于其他炎症性皮肤病的定价则可以适当高一些。国家也要给予氨苯砜片等类似的廉价药品,在生产上的政策支持,适当提高价格,鼓励药企生产。
分享到:
下一章: 吴以岭委员: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慢病的优势
推荐阅读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