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13日通报,我国已经确诊了一例输入性的黄热病,而在此之前,我国并未有一例关于黄热病的发病报道,我国没有出现此种病情。那么,黄热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它能引起人体什么反应。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黄热病患者常住安哥拉
该名黄热病患者为32岁的男性,是浙江省人,但常年住在安哥拉的首都罗安达,并在当地做生意。此时的安哥拉正在流行黄热疫情,患者于3月8日(北京时间)在罗安达出现了发热症状(当时最高体温在39.3℃)并伴有畏寒等症状后,便于3月9日乘坐飞机,在迪拜转机于10日的凌晨2点到达北京,到达北京后,患者直接主动去医院就诊。
在医院就诊期间,经过对患者的标本检测,初步筛查出患者为核酸阳性,后又立即将标本送入中国疾控中心进行复核检测。3月12日,在国家疾控中心的复检检测结果以及组织专家对结果的复核和分析,最终确诊了该病例是我国的首例输入性的黄热病例。
目前患者由于出现了肝肾功能的损害,且病情较重,正在积极接受治疗。
从发现到确诊黄热病过程严格应对及时
从发现到确诊黄热病为期时长来看,足以看出我国对于疾病的防控严格把关,且对病情做出的应对措施也及时迅速。卫生计生部门以及疾控中心的专家们对此次输入黄热病病例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认为我国国内不具备黄热病的传播条件,黄热病是属于一种以蚊媒作为传播的疾病,现该蚊不属于我国蚊分布地区,我国气温较低,尚未进入蚊媒活跃期,因此,此次的输入性病例引起传播扩散的风险很低。
黄热病传播途径黄热病临床症状
黄热病属于一种急性传染病,同寨卡病毒一样以蚊媒传播方式进行扩散。主要为人-埃及伊蚊-人的传播方式,这种病情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热带地区都比较流行。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人体感染后首先为发热症状,随后为肝肾方面症状出现黄疸、出血等。人感染后会有5%~20%出现临床症状,少数的会因为病情加剧导致死亡。
目前黄热病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方面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控制病情,不过在防控措施方面已经出现了黄热病减毒活疫苗。对于易感人群可以提前预防接种。
分享到:
上一章: 烟酒不离30年 咽喉痛就医确诊是下咽癌
下一章: 建议安乐死立法 你怎么看?
推荐阅读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