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疗领域内,一直都存在着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现状,三甲大医院过度集中,而基层小医院资源贫乏,导致大众就诊不合理一直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随着最新的医改政策的实施和推行,我国普遍将出现三甲医院减少普通门诊量,逐渐走下基层的改革。
三甲医院的变化
近段时间的医疗改革多数都是以三甲大医院的改革为重点,所以我们看到,随着政策实施,很多三甲大医院都逐渐在发生着变化。根据新医改政策的意见,三甲大医院会逐渐减少普通门诊的数量,特别是一些病情稳定的慢性疾病,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复诊等方面,更是要逐渐取消,而在三甲大医院住院的慢性疾病患者,必要时需要逐渐减少其平均的住院天数。
如果可以,会逐步取消所有三甲大医院的普通门诊服务。三甲大医院出现了这样的变化,那么其自身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定进行自我的整改,积极探讨未来的出路和发展,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三甲大医院开始主动和下面的基层医院接触,试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大医院开始逐步放下身段,走下基层。
三甲医院下基层的意义所在
如果三甲大医院逐步取消普通门诊,那么必将会积极整合其优质的医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其如果可以主动积极的和基层小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必将会给基层医疗发展带来前面的力量。
基层小医院从来都是缺乏优质的医疗资源,而这种合作,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基层小医院的医疗水平,同时也为基层人民群体的医疗就诊提供更好的服务,从整体来说,是非常有利于大众的举措,可以提高基层人民对于医疗的需求和服务完善。
分享到:
上一章: 医改政策突破旧局面 推动社会办医
下一章: 药品体系变革 惠及到百姓个人
推荐阅读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