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是个中医学概念,中医里的“肾”并不是指肾脏这个实质器官,而是涉及到泌尿、生殖、呼吸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肾虚的表现最常见有肾阴虚和肾阳虚,无论是哪种表现,都会使人的免疫能力降低,肾脏微循环系统发生阻塞,呈现肾络不通。当肾亏虚后,就会影响到其他几大主要系统。
对于肾虚经确诊后,及时进行正规有效的治疗是很关键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治疗肾虚的补肾药材。中医讲求慢调,常见的有鹿茸、山药、淫羊藿、杜仲等。
鹿茸,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等作用,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根据现代研究,鹿茸含有激素、胶质、磷酸钙、碳酸钙等,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可增进性腺功能,增强机体代谢,消除疲劳。
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能够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等。
肉苁蓉,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阳痿早泄、肠燥便秘者。根据现代研究,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结晶性中性物质,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壮筋骨、除腰痛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冬季养肾,可以把这几味药做入食材,如枸杞羊肉汤,主要具有补肾壮阳、养血益精的保健功效。山药汤圆,可将山药研磨成粉末,放进蒸锅里蒸熟,再加入红糖和胡椒粉做成汤圆馅,主要适用于肾精亏损、脾虚少食等病症患者。
此外,对于补肾的中成药最常见的有六味地黄丸,其他常见补肾中成药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六味地黄丸的中药材都有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主要用于增强免疫,滋阴补肾改善肾功能,有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但畏寒怕冷、痰多湿重的人记得不宜服用哦。
分享到:
上一章: 治疗肾结核的中药民间偏方1
下一章: 肾炎的早期症状 需在平时留意
推荐阅读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