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是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当中的一种致病菌,其能够侵袭到人体的多个系统和组织,引发多种疾病。所以针对一些怀疑是否有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必要时应该进行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这才是支原体培养和药敏之临床意义。
支原体培养确定是否发生感染
在临床实践当中,我们时常可以接触到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如果病人出现疑似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和临床表现,那么我们就可以为其进行支原体培养试验。支原体培养试验即我们选择病人的体液标本进行支原体的培养,看是否可以培养出来支原体。
如果支原体培养试验最终没有发现支原体的存在,那么可以基本排除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当然也只是代表着大部分的情况,因为仍存在着我们所取的标本中恰好无支原体的极少数可能力性。如果经过试验,可以培养出来支原体,那么可以确诊是支原体感染。针对于我们为病人进行疾病的最终确诊和下一步治疗的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支原体药敏试验 确定抗生素种类的使用
我们在进行支原体培养的同时,常常会一并进行药敏试验。如果说支原体培养试验是为了确定患者是否发生支原体感染,那么药敏试验就是为我们确定抗生素种类的使用。因为当前存在着临床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所以患者对于一些广谱抗生素可能已经产生了耐药性,使用起来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时候就需要寻找患者身体敏感的抗生素种类。
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告诉我们患者对于何种抗生素种类已经产生了耐药性,而对于哪一种抗生素则是敏感的。这样我们在对支原体感染进行治疗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患者敏感的抗生素,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效率,尽快让患者恢复健康。
分享到:
上一章: 提高支原体治愈率 可中药辅助治疗
下一章: 支原体的早期症状 肺部和生殖道各不同
推荐阅读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