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人气医生

您当前位置:疑难病咨询医疗网 >> 专家博文 >> 妇产科 >> 妇科 >> 浏览文章

治疗痛经的中药偏方10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5年11月30日访问:

痛经

  46.妇女痛经丸

  【组成】延胡索93.75公斤,蒲黄炭93.75公斤,五灵脂93.75公斤,丹参93.75公斤。

  【制法】浓缩丸。将丹参煮提二次,时间为2.5小时、1.5小时;再将五灵脂31.25公斤,沸腾后立即关气,保持(80℃)左右,温浸2次,时间分别为2.5小时、1.5小时。合并以上药液过滤沉淀,减压浓缩至比重1.35、温度50℃的稠膏。然后将延胡索、蒲黄炭和五灵脂62.5公斤粉碎为细粉,过100目筛,混匀;取原粉与稠膏,混匀制成小丸,如梧桐子大,低温烘干,包绿色衣。每50公斤干丸药用滑石粉15.7公斤,白砂糖16.6公斤,食品用色素、柠檬黄3克,靛蓝0.8克为衣闯亮,每百粒包衣前干重12克,每袋内装100粒,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50粒(约6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调经止痛。

  【主治】由气血凝滞引起的小腹胀疼、经期腹痛、闭经、产后腹痛及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腔粘连、心绞痛等症。

  【出处】引自《北京市中成药规范》(第二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

  47.十香丸

  【组成】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香附(酒炒)、荔枝核各100克,皂角30克(微火烧烟尽)。

  【制法】糊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过80~100目筛,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或蜜丸重9克。

  【用法】口服。每次服6~9克(或蜜丸1粒),每日服2次,米饮送服。

  【功能】舒气、散寒、止痛。

  【主治】妇女行经腹痛、气郁不舒、两胁痛、腹胀肠鸣、胃疡疝痛。

  【出处】引自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孕妇忌用。

  48.十香暖脐膏

  【组成】大蒜160克,花蕊石120克,丁香25克,附子60克,肉桂84克,吴茱萸60克,小茴香60克,干姜60克,韭菜子60克,木香24克,川楝子60克,麝香2克。

  【制法】膏药。上药除肉桂、丁香、麝香外,余药用麻油熬枯去渣,黄丹收膏。待温兑入研细的肉桂、丁香、麝香,和匀即得。摊膏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取膏药温热化开,贴于脐腹部。

  【功能】温中散寒、暖肚止泻。

  【主治】由寒凝气滞所致之少腹疼痛、脐腹胀满、疝气痞块、大便溏泻、肾寒腰痛(贴腰部)、妇女子宫寒冷、少腹作痛。

  【出处】引自《集验中成药》北京同仁堂制药厂药方。孕妇遵医嘱贴用。

  49.痛经丸(二)

  【组成】酒当归9克,川芎5克,大赤芍药7克,炒干姜1克,醋元胡6克,益母草15克,明没药5克,官桂4克,炒五灵脂7克,生蒲黄9克,炒小茴香0.5克。

  【制法】酒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白酒泛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经前腹痛者,自觉腹痛之时即服,月经来潮继续服。每月7日为1疗程,一般连服3个月经周期。

  【功能】理气化瘀止痛。

  【主治】痛经(气滞血瘀型)。症见每于经前1~2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作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加减】小腹剧痛、拒按拒揉、血色紫黑块多、经行不畅者,官桂改用桂枝7克,加川牛膝9克;胀甚于痛者、喜按喜揉、血色紫暗者,加制香附9克,大腹皮9克;经前痛者,加泽兰叶9克,川牛膝9克,制香附6克;伴有头痛者,加炒芥穗9克;呕吐者,加姜厚朴9克,半夏8克;乳房胀痛者,加炒麦芽15克,川牛膝9克,通草5克。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黄惠卿方。

  50.痛经散(六)

  【组成】当归尾24克,川芎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川牛膝12克,赤芍药9克,炒乳香9克,炒没药9克,盐小茴香6克,川楝子12克,炒蒲黄9克,炒五灵脂9克,青木香6克,血丹参30克,黑杜仲12克,川续断12克,桑寄生12克,醋香附24克,茜草24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2次,黄酒冲服。于行经前服4~5天,一般连服3个月经周期。

  【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主治】痛经(气滞血瘀型)。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张志兴方。

分享到:

已有(0)位访客点赞

 以下是对 [治疗痛经的中药偏方10]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更多>>

推荐阅读

科室

前列腺炎支原体衣原体死精、少精、男性不育输卵管堵塞、输卵管炎精囊炎 睾丸炎、附睾炎
膀胱炎 | 盆腔炎 | 子宫疾病 | 血精 | 尿道炎 |

试用中心